- 发布日期:2024-09-19 00:53 点击次数:122
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2.11亿元股票杠杆交易平台,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6.14亿元,深股通净卖出4.03亿元。
格隆汇2月5日|沪指翻红,至此,A股主要指数全线翻红,此前沪指一度跌3.48%至2635点;深证成指涨1.2%,此前一度跌4.62%;创业板指涨超3%,此前一度跌4.35%。宁德时代(300750)、中国海油、中信银行(601998)、光大证券(601788)、恒瑞医药(600276)、迈瑞医疗(300760)、工业富联(601138)等权重股盘中大幅走高。
8月16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披露一张巨额罚单,显示浙江网商银行因“重大关联交易未经审查审批持续开展”等13项违规事实,被重罚735万元。时任网商银行同业金融部负责人林学冠、时任现金管理部产品经理余红星作为相关责任人,被监管机构警告。
随后,网商银行对外回应称,这次处罚所涉及的违规事项,是2022年监管驻场综合检查期间发现的违规经营问题,该行已诚恳接受并基本完成了整改,后续也将加强内控管理,提升合规水平。
话虽如此,只是网商银行这张罚单所涉业务甚广,既包括主营业务相关问题,也含有非主营业务类的细碎方面,该行的整改承诺是否已经实现,还有待时间检验。但可以确定的是,对于目前正处于规模缩表、战略转型期的网商银行而言,此时突然来一张700多万的大额罚单,很难不让外界对该行的业务合规性产生质疑,无疑又给转型增添了几分障碍。
罚单覆盖全面,涉存贷、同业等多个业务
从罚单开出时间来看,这张罚单是2024年8月14日开出的,是时隔两年多后,网商银行再次收到的监管罚单。这表明网商银行并不是早就收到罚单但延迟披露,而是监管机构近期才针对两年前的违规问题进行处罚。
再看罚单内容,网商银行的13项违规行为包括“重大关联交易未经审查审批持续开展”“个贷管理不审慎”“违规提高存款利率”“对代销的信托产品审核不严”“非标管理不审慎”“非洁净转让信贷资产,虚假出表”“理财产品投资业务的会计科目使用不正确”等与银行前端业务强关联的,同时也包括“迟报涉刑案件信息”“未及时披露公司治理中的重大变更事项”“未按规定公示服务价格信息”日常管理和信息披露类。
根据《中国经营报》的报道,可以获取更多细节,如“违规提高存款利率”是网商银行违反了计息规则,针对一款存款产品多支付了近11万元给客户;“会计科目使用不正确”是该行代销的一款支持客户快速赎回的理财产品,被纳入了支付结算业务;“迟报涉刑案件信息”是2020年-2022年期间发生的4起外部人员针对该行实施的贷款诈骗,网商银行未及时报备。这些违规涉及信托代销、理财投资、非标业务、个人贷款、贷款受托支付、存款等多个业务领域,反映出网商银行在多项业务上都存在合规瑕疵。
值得一提的是,罚单相关责任人之一的林学冠,是网商银行同业金融部的负责人,2020年以网商银行同业与资产负债部总经理的身份出席过公开活动,2022年-2023年也多次以同业总监的身份出席同业合作等相关活动,很长一段时间都负责的网商银行同业金融板块。不过,此次罚单没有指出林学冠是因为要对哪几项违规负责而被警告,且违规事实中也没有明确指向同业业务的违规,无法知悉该行的同业业务具体存在哪些问题。
而网商银行的同业业务尤其是同业负债业务,近两年的变数也比较大。此前,网商银行在互联网贷款、高息揽储等受到限制后,通过发行同业存单缓解负债端压力,同业负债规模较大,2021年末的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余额为1680.63亿元;近两年,网商银行又开始有意缩减同业负债规模,截至今年1季度已经缩减到了666.45亿元。
客诉不断,合规恐成“交易银行”绊脚石
罚单暴露出的业务合规性欠缺,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成为网商银行当前战略转型的绊脚石。成立于2015年的网商银行,因背靠“阿里系”,早年间发展十分迅速。近两年,网商银行的业绩增长逐渐显露瓶颈,战略转型和寻找新增长点,成为当前网商银行的主要工作。
2023年,网商银行营收虽然同比增长19.49%,实现了187.43亿元,但信用减值大额计提了100亿元,导致税前利润同比下滑了10.48%,只有34.15亿元,净利润得以实现增长,主要靠7.88亿元的退税。截至年末,该行的不良率为2.28%,较年初增加34个基点,通过计算可得2023年的新生成不良贷款下限为121.66亿。信贷资产质量恶化、净利润增长吃力,成了网商银行的燃眉之急。
为了摆脱过于依赖小微信贷业务的尴尬处境,网商银行发力交易银行。今年6月25日,网商银行行长冯亮在成立九周年之际,对外明确表示“交易银行是网商银行的第二增长曲线”。所谓交易银行,便是信贷业务之外的多元化非信贷金融服务,主要是轻资本业务。
网商银行的交易银行业务以代销理财为主要代表,2023年,网商银行与23家理财子公司合作,为小微商家提供专属理财,年末理财代销余额超过了5000亿元。尽管已经小有起色,但要面向未来支撑起足够大的增长空间,还需要网商银行进一步提升经营能力与口碑。
而不管是此次罚单中披露的“理财产品投资业务的会计科目使用不正确”,还是近两年网商银行收到的众多客户投诉,反映出来的业务合规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损网商银行的经营口碑与品牌声誉。
2023年报中,网商银行表示该行的声誉风险主要源于客户投诉,去年,该行收到的客户投诉意见及改进建议一共有35909条,客户诉求主要集中在息费减免、延期还款等。在黑猫投诉平台,与网商银行相关的客户投诉有超过3800条,这之中除了贷款相关投诉,还包括不少理财业务方面的投诉。
最新的一条投诉就在8月13日,该用户称自己在打开网商银行APP后,网商银行向他推送了一款年化收益3.9%的理财产品,且近一年内的收益都在年化3%以上,但当该用户购买后,只有一天是正收益,其余每天都是亏损13.71元,该用户再从其他APP查看这款理财的信息,发现别的APP显示的是-2.38%,于是该用户认为网商银行是通过虚假宣传诱骗其购买理财产品,致其产生亏损。
类似于此类虚假宣传的投诉并不少,另一位用户也表示网商银行代销的华夏银行理财夸大了收益,与华夏银行APP上相同理财产品的利率不符,误导其购买后造成亏损。除了虚假宣传导致用户亏损,网商银行理财相关投诉还包括“未确定份额无法撤销”“赎回迟迟不到账”等。
交易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的是金融服务股票杠杆交易平台,而客户投诉以及监管罚单恰巧就是客户服务不到位的映射,既影响银行本身的声誉,也容易消耗客户的信任。随着国家金融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以及银行业竞争加剧,如何提升服务质量与业务合规性或许也将成为摆在网商银行转型面前的一道考题。